源自航天技术 - 服务国民经济 - 追求极致低温 - 支持前沿科技
咨询电话:021-69178388
确定
取消
阅读资讯
Reading Information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资料下载
员工乐园
文史天地
北京地名中的金枝玉叶
返 回
2023-10-24
党海政
 
  【谨按:北京是封建年代历史悠久的帝都,她的一些地名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帝都的烙印。笔者曾在北京求学和工作11年之久,对其中涉及皇室、朝政以及宫闱秘事的地名颇感兴趣,并曾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本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是专门针对北京辖区内以“公主坟”命名的几处地名进行的考证,曾于2006 年1月4日至2月4日连载于《香港文汇报》副刊。发表时编辑更换或酌加了一些副标题。连载网址如下: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1/04/OT0601040004.htm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1/07/OT0601070007.htm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1/18/OT0601180005.htm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1/20/OT0601200006.htm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1/28/OT0601280005.htm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2/01/OT0602010007.htm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2/03/OT0602030003.htm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2/04/OT0602040006.htm


为免翻阅之劳,现将当初的投稿原文照贴如下。】

  公元938年农历11月,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随即,辽太宗耶律德光下诏升幽州为南京,使之成为陪都,位列辽“五京”之一。如果从那时算起,到1912年民国建立,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已经有900多年了。即便从公元1151年完颜亮正式迁都燕京算起,再刨除朱元璋祖孙在南京建都的30余年,北京作为名副其实的京师的历史也已有700余年了。

  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七百年皇城,曾哺育过不下300个公主。300枚金枝玉叶,最后都在这片土地上玉陨香消、零落成泥;曾经的富贵荣华、风花雪月,都随着这月缺月圆,被雨打风吹而去。卢沟桥上晓月清寒还似旧时,八达岭上雄关岿然一如当年,金时明月明时关,江山依然,而那300多位公主,如今在北京地图上还留下某些模糊印记的却只有十几个了。
 
  在这十几个当中,恐怕又要数位于复兴路上的“公主坟”最为大家耳熟能详了吧?
 
复兴路上“公主坟”
 
  “公主坟”之为大众所熟知,首要的理由便是它是一个很繁华的所在。由于多年来特别是解放以后北京城全方位的拓展,这个昔日里金枝玉叶安息的郁郁佳城已逐渐接近北京的腹地。它地处长安街的延长线复兴路与西三环的交叉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凸显出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从而使它变得熙熙攘攘,加之毗邻中央电视台、军事博物馆、海军及空军机关大楼、中华世纪坛、玉渊潭公园等重要部门或景区,所以不但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对它耳熟能详,它也会极其轻易地进入外地来京的人士的视野。
 
  它至少进入了琼瑶女士的视野。琼瑶在小说《还珠格格》的“后记”中说,《还珠格格》故事的灵感,就来自于北京的地名“公主坟”。因为一些北京朋友告诉她,当年乾隆收了一个民间女子作为义女,封为“书格”。这位“格格”去世后,却不能葬入皇家祖坟,只得葬在如今这个地方。此地因为有幸葬了一位“公主”,从此得名“公主坟”,一直沿用到今天。

  那些给琼瑶讲故事的所谓“北京朋友”是立了大功一件的,因为正是他们的故事触动了琼瑶的灵感,从而成就了红遍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的“还珠格格”,也给公主坟陡增了无限人气。但是如果细细推究起来,他们的故事却是典型的“演义盲词”。

  首先,根据清代典制,所有出嫁的公主去世后,都不能再进入皇家陵寝,也不能随葬在夫家的祖墓中,而是要另起坟茔,夫妇合葬。这就像公主下嫁后不能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而要另建一个公主府一样自然。所以即便乾隆皇帝有那么一个义女,她去世后之不能入葬皇家祖坟也绝不是因为她的义女身份,因为比她根正苗红的那些帝王血脉同样不能享受入葬皇家祖坟的待遇。

  其次,公主坟内所葬的并不是乾隆皇帝的义女,而是他的亲孙女,并且是两个。她们分别是嘉庆皇帝的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和第四女庄静固伦公主。
 
  三公主为和裕贵妃刘氏所生。清制,嫔妃所生之女一般封和硕公主。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庄敬公主20岁,下嫁御前大臣索特纳木多布斋。索特纳木多布斋是蒙古科尔沁部左翼后旗第九代多罗郡王,故三公主之嫁是满蒙联姻的典型产物。婚后十年,庄敬公主死,未留下子嗣。十五年后,其额驸索特纳木多布斋也病死。于是道光皇帝下特旨为姐姐、姐夫选嗣。因索王近族中的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血统高贵,而且又曾在昌图文昌宫读过三年书,天资聪明,极富进取心,所以被选中,袭封王爵。在道、咸、同三朝,僧格林沁是被清廷“倚为长城”的蒙古王公,“出入禁闱,最被恩宠”,曾经率领剽悍的蒙古铁骑纵横五省,镇压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也曾经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在天津大沽口和京郊八里庄与英法联军血战,一生功业赫赫,人称“僧王”。庄敬公主死后,其墓地能逐渐引人注目,其嗣子的显赫也当是原因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僧格林沁生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01年),正是三公主去世的当年。
 
  四公主是嘉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所生,是道光皇帝旻宁的同母妹。清制,皇后所生之女封固伦公主。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庄静公主18岁,下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额驸玛尼巴达喇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袭封土默特部贝子,曾任蒙古都统,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加郡王衔,道光十一年晋封贝勒,故四公主之嫁也是典型的满蒙联姻。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共生有一子二女,其中一女早殇,而喜塔腊氏本人也于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就早早病逝。从常理上推断,旻宁一定和这个唯一的同母妹在感情上非常亲近。遗憾的是庄静公主没有等到她哥哥继承帝位就死去了。她婚后9年病逝,她的丈夫要比她晚死21年。
 
  三公主与四公主均死于嘉庆十六年,一个三月,一个五月,时隔仅两个月,于是嘉庆皇帝下旨将两位公主同时葬于当时的京城西郊王佐村,各起坟茔。后来她们的丈夫死后,均进行了夫妇合葬。
 
  令人遗憾的是,在1939年日伪统治时期,这两座公主坟都被盗挖过。1965年北京修地铁,规划中的一号线穿过公主坟遗址,为配合考古发掘,四公主额驸的后人林勤先生将其家世代珍藏的原墓园图纸献出。从图中可见,三公主坟在东,四公主坟在西,园内遍植松柏,四周有围墙护卫,其地表主要建筑是仪门和享殿。三公主为和硕公主,其享殿为绿色琉璃瓦盖顶;四公主为最高等级的固伦公主,所以享殿上的琉璃瓦使用了黄色。考古发掘出土了部分珠宝、丝绸、怀表等陪葬物,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极具蒙古与武人特色的蒙古刀。
 
是是非非孔四贞
 
  公主坟的问题虽有定论,但并不妨碍人们为它演绎出许多传说。除了琼瑶听到的“乾隆义女”之说外,还有另外一个流传极广的说法,即公主坟内埋藏的公主是孔四贞。这一问题需要略加考证。
 
  孔四贞,清初定南王孔有德之女。有德本为毛文龙部曲,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后,孔有德投奔明登州巡抚孙元化,任参将。后率部降清,曾从征朝鲜,又从龙入关。孔有德刚勇剽悍,以平南大将军之职充当清军前驱,横扫大江南北,立下赫赫战功,受封定南王,为清初著名的“四王”之一(其他“三王”是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后出镇广西,驻节桂林。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大西军余部在李定国的率领下奇袭广西,攻破桂林,孔有德自尽,其家一百二十余口悉数被杀。据清人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记载:“惟一女年十七,逸出城,单骑走京师,哭于朝。世祖(指顺治)怜而养之宫中。”此女便是孔四贞。与此小异,据《清史稿·孔有德传》的记载,孔四贞是直到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六月才扶孔有德之灵柩返回京师的。
 
  孔有德虽死,余部尚存。无名氏《四王合传》说:“其后李如春、线国安收集溃兵,大破定国之众,广西复平。” 对这一只剽悍却群龙无首的军队,清廷必定要千方百计地予以羁縻。《四王合传》记载:“上念孔后无人,且虑及孔师无主,乃封四贞为和硕格格,掌定南王事,遥制广西军。”因为孔有德一家仅余孔四贞一人,于是清廷果断地封孔四贞为和硕格格,对广西军进行遥控。清人叶梦珠在《续编绥寇纪略》中又曾言及:“世祖怜之,将册立为妃,知先许孙延龄,乃止。”是说顺治帝在此前甚至曾有纳孔四贞为妃的想法,只因其先已许配孙延龄,方才作罢。孟森先生在《孔四贞事考》中予以详细考证,断定此事属实,且认为顺治欲纳孔四贞并非渔色,而是有极强的政治目的:“草昧国家之军队,但知为一姓家奴,无所谓国家观念。”也就是说,当时“四王”这样的军阀部队是只认主仆,不认朝廷的,而故主遗孤孔四贞就是对他们最有效的羁縻。
 
  有了这样的大气候,孔四贞这样一位小女子顿时成了朝廷和广西军争相笼络推重的对象,线国安等所率百战猛士受其节制,而孝庄皇太后认其为养女,育于宫中,一时朝野瞩目,足见时世造人。
 
  顺便提一下,许多人把孔四贞称为清朝二百七十年来唯一的一位汉族公主,其实是不确的。从文献可知,孔四贞的封号为“和硕格格”。清朝典制,“和硕格格”授予亲王之女,等同于汉名中的“郡主”,是“格格”五等爵中的最高一等,但比“公主”爵还差一级。《清史稿》中也仅说“孝庄皇后育之宫中,赐白金万,岁俸视郡主。”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孔四贞并不是公主。不过因为她曾是太后养女,所以含糊地称呼为公主也不算大错。
 
  《四王合传》中又说孔四贞“美而不贤”,这里的“不贤”主要是说她缺乏封建道德所强调的三从四德。孔四贞出身将门,又随父军中,性格自然有些粗犷刚烈,从她单骑突围,痛哭京师,便可见一斑。如今身为太后养女,又掌定南藩府事,所以在丈夫面前更显得趾高气扬,“视延龄蔑如也”。
 
  再说孔四贞的丈夫孙延龄,其父孙龙仅是孔有德的部将,所以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孙延龄在心理上就不占优势,如今的形势更是严峻异常。但孙延龄此人心机颇深,最初对孔四贞百般恭敬,百依百顺,孔四贞心喜,也为他在宫廷游扬,使得孙延龄宠亚亲王。但孙延龄并不甘心一辈子俯首帖耳,总在寻求机会“夺其权”。于是在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怂恿孔四贞以“家口众多,费用浩繁”之由,请求朝廷准许他们“就食广西”。康熙恩准。
 
  次年,夫妇举家南下,远离清廷的孙延龄便渐次排挤了孔四贞,夫妻感情骤然恶化。孙延龄的如意算盘虽精,却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久大权又旁落于戴良臣、王永年等四都统之手,以至于如《四王合传》中所说:“广西一军,只知有都统,不知有将军,并不知有格格。”孟森先生推断戴良臣等为朝廷安插的奸细,可见清廷棋高一着,早就对时局发展洞若观火。孙延龄偷鸡不成蚀把米,极为懊恼。于是当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并派人来引诱他时,孙延龄便设鸿门宴杀掉戴良臣等人起兵响应。孔四贞被裹胁而反,懊悔异常,“日夜感上恩,劝延龄归顺”。可见当初清廷对她的怀柔政策十分有效。孙延龄此时正和另一反将马雄彼此猜疑,处境极为艰难,所以有些首鼠两端,结果又被马雄抓住把柄,密告给吴三桂。吴三桂派其侄孙吴世琮出其不意地袭杀了孙延龄。
 
  孔四贞幼时,曾为吴三桂养女,这时这位干爸又把她接到云南,其意也不外乎欲以孔四贞笼络原定南王部众,虽不曾为难于她,却也几同软禁。于是孔四贞又在昆明度过了八年的孤寂岁月,直到“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才辗转返回京师。孟森说她“从此为孤豚腐鼠,不过为孙氏一老寡妇,无争相取重者矣”。诚然,定南王部众已经灰飞烟灭,而自己又身背逆臣之妻的恶名,还会有什么人再拿她当回事呢?孔四贞先前曾有一子,也被吴世琮所杀。其晚境之落寞凄凉,可以想见。
 
  孔四贞此后之事,绝不可考,但她没有葬入复兴西路公主坟,却是确凿无疑的。人们之所以把公主坟内的公主讹传为孔四贞,据我个人的猜想,恐怕是因为庄静固伦公主被称为“四公主”,而孔四贞也曾经被俗呼为“公主”而名字中又有个“四”的缘故吧。
 
  那么孔四贞最后葬到了哪里去了呢?在阜成门外今外交学院所在处,原有一处“孔王坟”,即是清廷为孔有德所建的衣冠冢(孔有德的尸体当年被李定国焚骨扬灰)。我看到过一些说法,说该墓地内就葬有孔四贞,但实际上并无任何确凿的证据。
 
  可我还是宁愿相信这一说法的,我相信孔四贞在捱过了青灯古佛的落寞岁月之后,一定选择了去依傍父亲,去依傍那个既给了自己无上的荣耀,也无意中给了自己无限的痛苦,但唯独不曾想到要欺骗和利用自己的人去了……
 
六公主坟
 
  在北京现存的十几个叫做“公主坟”的地名中,除了复兴路上的公主坟,恐怕要数位于东北四环转弯处的六公主坟最为大家熟知了。它为公众熟知的理由却没有复兴路公主坟那么复杂,说起来还很简单,那就是人们经常能在公共汽车的站牌上看到它。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至少有14条线路的公共汽车通过它。
 
  六公主坟位于朝阳区来广营乡,四环没有开通的时候,这个地方比较偏僻,我也没有关注过它。如今在大街上屡屡看到“六公主坟”这几个字,不由勾起我无限遐思,总想去弄个究竟。
 
  经查阅资料,发现六公主坟内埋葬的竟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六公主生于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生母是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因道光皇帝连丧三个皇后,悲伤之余,不再立后,就以静贵妃统摄六宫事。静贵妃名为贵妃,实际上位同皇后,从六公主此后被加恩封为固伦公主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六公主16岁时下嫁景寿,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病逝,享年30岁。
 
  如果仅罗列出上述履历,或许你会感觉这位六公主实在有些平淡无奇。我最初也是这样的感觉。但注意看了一眼她的额驸,却忽然被吸引了目光。原来她的丈夫竟是“辛酉政变”中的“顾命八大臣”之一。
 
  据史载,景寿,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其曾祖明瑞在乾隆年间立有军功,封一等诚嘉毅勇公,世系罔替。两传至景寿父博启图,官至工部尚书兼领侍卫内大臣。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博启图死,长子景庆袭爵,景寿便是景庆的弟弟。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景寿受赐头品顶戴,入上书房读书,次年迎娶了六公主。景庆死后,景寿又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
 
  景寿之飞黄腾达,全在咸丰年间。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授蒙古都统,次年授御前大臣,不久又兼领侍卫内大臣,权势炙手可热。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景寿随驾逃往热河。次年,咸丰帝在热河驾崩,遗命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史称“顾命八大臣”。
景寿在咸丰年间如鱼得水,是和他六公主额驸的身份密不可分的。早在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后来成为咸丰帝的奕伫10岁的时候,其生母钮祜禄氏病逝,改由六公主的母亲静贵妃抚养。六公主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出嫁,故而有五、六年的光景,二人处于同一个母亲的抚育之下。奕伫与静贵妃的感情甚笃,视同生母,自然也视六公主为同胞姐姐。静贵妃于咸丰五年病逝,咸丰所上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但给予了皇后名号,而且明确在谥号中使用了“抚圣”二字。所谓“抚圣”,就是抚育了咸丰皇帝,可见咸丰对静贵妃有着很深的感恩之情。如今斯人已逝,爱屋及乌,自然对六公主及其额驸另眼相看。所以景寿在当年就被授予蒙古都统,次年授御前大臣,不久又兼领侍卫内大臣。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景寿之发达,六公主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从咸丰五年到咸丰十一年,是景寿在大清政坛上迅速崛起和上升的时期,且这一上升趋势在咸丰皇帝驾崩时达到颠峰。咸丰死后,以肃顺为实际领袖的“顾命八大臣”控制着清廷权力的中枢。八人在铁腕人物肃顺的带领下,大有一手遮天之势,并不把孤儿寡母的两宫太后和小皇帝放在眼里。而强悍阴鸷的慈禧太后并不甘心任人宰割,于是秘密联合在京的恭亲王奕一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逮捕了“顾命八大臣”,史称“辛酉政变”。景寿便在这一政变中成了阶下囚。

  而六公主是没能看到这一幕的,她在此前的两年就去世了,她去世的时候,丈夫正是赫赫扬扬的御前大臣。她甚至没来得及经历英法联军攻进北京所带来的恐慌。在她的一生中,父亲和弟弟先后为皇帝,丈夫也是当朝的红人,北京还是煌煌天朝京师。但是她很短命。
 
  六公主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还留有耐人寻味的余音。这反映在对“顾命八大臣”的惩处上。肃顺是首恶,被砍了脑袋;载垣和端华是宗室亲王,被勒令自尽;穆荫被发往军台效力;景寿和匡源、杜翰、焦祜瀛被削职,但景寿与他们不同之处是仍保留了公爵和额驸品级。额驸品级的保留有情可原,毕竟六公主已死,婚姻事实无法改变,但公爵也被保留则不能不令人生疑。载垣和端华是王爵,都被勒令自尽了。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四个月后,景寿又被任命为蒙古都统,再过一个月又成为了御前大臣。两年后,也就是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又授领侍卫内大臣,完全恢复了“辛酉政变”前的职务。静贵妃死了,六公主死了,咸丰皇帝也死了,而慈禧是对“八大臣”恨之入骨的,那么,又是谁这么照顾这个鳏夫额驸呢?
 
  其实我们只要再把注意力集中到静贵妃身上便似乎能发现点什么,原来静贵妃不但是六公主的生母,还是恭亲王奕的生母。六公主是奕唯一的同胞姐姐。奕作为“辛酉政变”的主角和此后大清王朝的议政王,是对姐丈手下留情了吗?抑或是姐夫改弦易辙投靠了小舅子?这些因素不能说没有。但是景寿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重新执掌大权,总让人觉得有点蹊跷。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也觉得不可思议,他甚至在《龙夫人慈禧故事》中断定景寿是恭亲王安插在“顾命八大臣”身边的一个“地下工作者”。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辛酉政变”的内幕将比我们所了解到的更为精彩。只是岁月已逝,历史被尘封,我们只能从事件的边缘寻找到这么一点点的蛛丝马迹。
 
  经历过这次波折的景寿在此后一直显赫荣达,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还兼管神机营事务,直到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病逝。而这时候六公主已经去世30年了,她没有看到丈夫的大起大落。她很短命。
 
  六公主坟早已湮灭无痕,但在今天的东城区内务部街胡同11号,还座落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六公主府”,如今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那里便是这位六公主当年的香闺。我曾经从其大门前路过好几次,但从没有进去过。只是听人说,六公主府的后部有一个很宽敞的花园,里面有花厅,有亭台,还有玲珑的假山……
 
另一处“六公主坟”
 
  除了朝阳区来广营乡的六公主坟,北京原本还有一处叫六公主坟的地方,而且在1958年以前,那个六公主坟比来广营乡的六公主坟要有名得多。不过那个地方现在已经不叫六公主坟,而改称胜古东里了。这个六公主坟的准确位置就在今朝阳区和平街北京化工大学院内。
 
  这位六公主的封号为固伦纯悫公主,她之所以被称为六公主还颇有些曲折。她原本是康熙皇帝的第十女,但她不称十公主,因为康熙的长女、次女、第五、第七和第八女先后夭折,未曾受封,故而她在有封号的姐妹中行五,这样她又应该称五公主。但是康熙又抚养了其弟恭亲王常宁的一个女儿,后来封为和硕纯禧公主。而纯禧公主比康熙所有的亲生女儿都大,所以固伦纯悫公主便以序被称为六公主。
 
  六公主生于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生母是康熙的通嫔纳喇氏。因母为妃嫔,所以她于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22岁时受封为和硕公主,并于是年下嫁蒙古喀尔喀部的策棱。额驸策棱,姓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古思汗的二十一世孙,血统高贵。且自皇太极以来,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一直都是清廷加意笼络的对象,因而六公主之嫁是典型的满蒙联姻。
 
  从康熙朝的情形和策棱的经历看,更可以看出这种联姻的强烈政治背景。康熙曾经自豪地说过:“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也就是说,康熙采用笼络蒙古喀尔喀部来达到分化及遏制其它部落(特别是准噶尔部)入侵的目的。当时蒙古准噶尔部“雄长西北”,铁骑横扫草原,并对清廷构成极大威胁。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年幼的策棱随祖母格楚勒哈屯(蒙古喀尔喀部首领丹津妻)自塔密尔投归清朝,康熙立即授策棱三等阿达哈哈番(轻骑都尉)之职,并赐居京师,入内廷教养。14年后,策棱长大成人,康熙便将六公主许配给他,并赐给他贝子品级,命他率旧部返回塔密尔,对抗准部的噶尔丹。将喀尔喀部的孩子养大再招为女婿,而后再去统治喀尔喀部。康熙这一着棋可谓用心良苦。
 
  但具体实施这着妙棋的六公主呢?枕上春梦只几天,夫妇已成分飞雁。策棱在漫天飞雪的草原上驰骋血战,而六公主府内香冷金猊,宝奁尘满。“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六公主是怎么捱的,只知道她仅仅捱了四年,便离开了这个冰冷的世界。
 
  我也不知道康熙帝在自夸他的喀尔喀部长城时,可否曾对这位已经过世多年的女儿有过一丝愧疚,或者略略有过一丝遗憾。我只知道策棱在与准噶尔部的厮杀与周旋中,不数年便军雄漠北。看一看他对准部作战的显赫军功,便可略知一二: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跟随傅尔丹大败准噶尔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被封为多罗郡王;雍正九年在鄂登楚勒大败准噶尔军,晋封为和硕亲王;雍正十年获光显寺大捷,击杀准部一万余人,赐号超勇亲王。策棱本为和硕额驸,此年因为卓异军功晋封为固伦额驸。同时,已经去世22年六公主也因为丈夫的军功被追赠为固伦公主。
 
  蒙古喀尔喀部本为三部,公元1741年,乾隆皇帝从土谢图汗部分出20旗赐给策棱,成立赛音诺颜部,从此喀尔喀部变为四部。而且赛音诺颜部“以鄂尔昆河西北乌里雅苏河为游牧,为三部屏蔽”,身当最前锋,俨然蒙古喀尔喀部中最为剽悍的一支。
 
  《清史稿》记载:“终清之世,为主婿者,前有何和礼,后有策棱,贤而有功,斯为最著。”何和礼是努尔哈赤的大女婿,有开国佐命之功,他和策棱是有清一代功劳最大的两位驸马。
 
  策棱死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死于军中,马革裹尸而还。丧至京师,乾隆皇帝亲临祭奠,命配享太庙,并亲自撰写了挽诗。封闭了整整40年的六公主坟被重新打开,与额驸策棱合葬。
 
  已经无法知晓当年合葬时的情形了,只知道合葬后的六公主坟十分坚固。1937和1938年曾有两伙人试图盗挖,均无果而终。1945年9月,另一伙人使用了炸药等工兵设备,才炸开石门,将墓中随葬品洗劫一空。
 
  1958年筹建北京化工学院,六公主坟所在地被划入,从此这里便笼统地称为北京化工学院。到1984年,最终定名为胜古东里。
 
海淀区永丰乡公主坟村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东北边界处的永丰乡,也有一座小村名公主坟。这是一座不足300人的小村庄,故老相传,这里埋葬的便是乾隆皇帝的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和孝公主这个名字乍一听或许有些陌生,但提起她的公公来,却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便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臣子,也是有清一代最大的贪官和珅。和孝公主的丈夫就是和珅的独生子丰绅殷德。如今公主坟已经平毁,上面盖起了房子,想寻求点模糊的残迹也已是不可能的了。
 
  清代的“康乾盛世”,至乾隆年间臻于极顶。作为这盛世的主人,乾隆皇帝自然希望能够长寿万年,洪福无边。但和秦始皇求海上仙方、汉武帝好不死之药相比,乾隆却有着现实而有效得多的方法。他的养生之道不外乎两点:一是向自己的老祖宗学习,习武骑射,强身健体,如自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至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的54年间,他尊父祖遗命,“习武木兰,毋忘家法”,竟北巡49次,秋狝40次;其二便是求助于中华传统医学,服补品,食药膳。如他每天临睡前都要噙服少许上好的长白野山参,并常饮御医精心配置的药酒。从后来的种种情形看,这些保健养生之道颇具奇效,其最大的成果之一,便是在他六十五岁那年,后宫的惇妃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宝贝女儿。
 
  惇妃,汪姓,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入宫,年方十八,封为“永常在”。因为乖巧可爱,很快就得到了乾隆的临幸,晋封“永贵人”。大概是侍寝有方,不久更得以晋封为惇嫔。更有甚者,在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惇嫔居然怀孕了,这个消息令六十四岁的老皇帝喜出望外。因为自从小儿子永璘出生以来,后宫已经八年没有响起过婴儿的啼哭声了。纵是前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山呼声每天不绝于耳,头脑还没有完全发昏的乾隆也不得不一再地怀疑这山呼的真实性,这种怀疑给他带来的是莫名的恐惧和焦躁。如今发现自己竟然和壮年男子一样,仍然有让女人怀孕的能力,这一发现所带来的惊喜当丝毫不亚于当初即位为帝。乾隆四十年的正月初三,正是宫里宫外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时候,惇嫔的寝宫中有一个女婴呱呱坠地。这个小生命刚刚降世,立下大功的惇嫔便被册封为妃。
 
  这个女婴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个女儿,也便是后来的固伦和孝公主。乾隆对这个给他带来无限信心和喜悦的宝贝女儿关爱备至,常有稀世的珍宝送入惇妃宫中,赏赐给这幸运的母女。比如,单是和孝公主“抓周”的时候,赏赐的东西就有汉玉撇口钟、汉玉娃娃戏狮、清玉匙、红白玛瑙仙鹤、油珀圆盒等名贵玉器。但是惇妃却渐渐地被宠坏了,变得任性骄横,暴虐无常,在乾隆四十三年的时候,竟至于将一名宫女活活打死。乾隆得知后勃然大怒,将惇妃革去妃位,降为原来的嫔级,并准备严厉处置。但没过多久,便又看在他们宝贝女儿的份上,将她恢复了妃位。三、四岁的一个小女孩儿,就挽救了母亲及整个汪氏家族的前途。
 
  由于特别受宠,和孝公主从小就常跟在父亲的身边。她与兄弟们相处一起,读书做文。而且她“不爱红妆爱武装”,常常身着男服,骑马射猎,这在已深深沾染了汉族风气的清代公主中是极为罕见的。她的骑射本领也确实不凡,在一次木兰秋狝中,她甚至还得到过父亲的御赐黄马褂。据说,有一次,乾隆看着这个英姿飒爽、文武全才的女儿,觉得酷似年轻时的自己,喟然长叹道:“恨你不是男儿身啊!”有野史据此推测,如果和孝公主是皇子的话,说不定乾隆皇帝还会动立为储君的心思呢!
 
  和孝公主是女儿身,这个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了,但是乾隆皇帝却想方设法来弥补这个遗憾。在女儿十三岁的时候,乾隆给她加号为固伦和孝公主,享受的是皇后嫡生女儿的待遇。更有甚者,在她还没有出嫁,就让她享有乘坐金顶轿的资格,那更是一般固伦公主都不敢想像的不次之赏。
 
  在和孝公主五周岁的时候,父亲就为她挑选未婚夫,挑来挑去,挑中了自己最信任的宠臣和珅的独生子。和珅的这个独生子与和孝公主同龄,原名天爵,四岁进学,天资聪颖,而且长得酷似乃父,仪表堂堂。乾隆十分满意,但是觉得天爵这个名字太过俗气,于是特地给这个毛脚女婿赐名为丰绅殷德。这个名字是“福禄绵长”之意,蕴含着乾隆对女儿、女婿的殷殷祝福。指婚九年后,亦即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十五岁的和孝公主方才出嫁。乾隆送给女儿的嫁妆丰厚奢华,仅绫缎衣料就有近两千匹。乾隆皇帝还为此特地降谕旨一道:
 
  “凡下嫁外藩固伦公主,例支俸银一千两。如系在京住者,即照下嫁八旗之例支给。……今和孝固伦公主,系朕幼女,目在朕前承欢侍养,孝谨有加,将来下降后,所有应支俸禄,亦著一体赏给一千两,……”
 
  清代公主多实行满蒙联姻,那些嫁给蒙藩的固伦公主,因为为皇家做出了贡献,所以享受俸银1000两的高标准待遇。但是这类公主有很多住在京城,她们的俸银就按下嫁给满人的通例支取(400两)。如今和孝公主是既嫁给了满人,又居住京师,竟然受特旨而享受岁俸1000两的待遇。而乾隆提出的理由也仅仅是:和孝公主是我最小的女儿,她目前在我跟前,非常孝顺,常逗我开心。十分牵强,难以服人。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对她有多么地宠爱。
 
  乾隆皇帝把最心爱的女儿嫁到他最宠信的大臣之家,可谓厚爱殷殷。殊料如此厚爱却是和孝公主一生悲剧的起点。丰绅殷德本身并无大错,无论是从正史还是从野史上看,婚后他和公主都是琴瑟和谐,恩恩爱爱的。问题出在他那个欲壑难填的父亲身上。但这一切,乾隆并不知道,更无法预料。
嘉庆四年(公元1899年)正月初三,和孝公主二十四岁生日的这一天,那个给了她百般怜惜和无限宠爱的父亲去世了。乾隆尸骨未寒,嘉庆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和珅。此时和孝公主才刚刚结婚八年多一点。
 
  嘉庆本就铁定了心要置和珅于死地,于是满朝文武,包括以前对和珅吮痈舐痔的一干人,都纷纷上书揭发和珅的大逆之罪,要求将他凌迟处死。和府被抄,丰绅殷德也被抓起来严加审讯。和孝公主惊恐悲哀,没想到诺大的家业,无上的荣华,说败就败了。为了丈夫和儿女,她只得强忍着泪水,赶进皇宫,跪求自己的哥哥放公爹和丈夫一条生路。
 
  嘉庆一直以来就特别疼爱这个可爱的小妹妹,但也一直就对和珅的招权纳贿洞若观火,恨之入骨。据史料记载,当年他得知父亲将和孝公主许配和家时,曾愤恨得饮食不入。现在,面对哭成泪人的妹妹,他思来想去,只得扶起她,答应饶恕额驸。但是和珅罪大恶极,至多只能保他一个全尸。随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将他赐死狱中。总算兄妹情深,嘉庆不但赦免了丰绅殷德,还保留了他伯爵的品级及待遇。
 
  和家辽阔奢华的花园别墅,赏给了成亲王永瑆,而富丽堂皇的和府,则赏给了庆郡王永璘。和家彻底败落,仅靠和孝公主的身份,在东路的公主府苦苦地支撑。屋漏偏遭连阴雨,四年后,公主府的长史奎福又告发丰绅殷德私自演习武艺,图谋不轨,并欲加害公主。还揭发他在国丧期间将侍妾带至坟园内生女。调查结果,丰绅殷德谋反无事实,且夫妻素来和睦,并无加害意图。但侍妾在国丧期间生女却属实,此为大不敬之罪。嘉庆闻此怒火中烧,痛斥丰绅殷德“丧心无耻”,下旨革除丰绅殷德一切官爵,并把他圈禁家中。丰绅殷德受此灭顶打击,曾写诗哀叹道:“功名事业俱泡影,埋骨何须墓志铭。”已是万念俱灰。
 
  但嘉庆念在公主的薄面上,始终没有对丰绅殷德赶尽杀绝,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的时候还给了他伯爵品级,三年后再晋为公爵。但丰绅殷德实在无福消受,晋为公爵后的当月就患哮喘病死去了。和孝公主成了寡妇,其幼子早夭,膝下荒凉,这年她35岁。
 
  清代的公主是没有再嫁先例的,必须恪守从一而终的贞洁传统。当年恪纯公主嫁给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应熊因谋反被杀,恪纯公主也只能清苦守寡三十年,更何况是和孝公主这样的情况。嘉庆帝对妹妹凄凉的处境无能为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时常赏赐给妹妹一些钱物,从经济上帮助她,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嘉庆帝驾崩。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九月,守了13年寡的和孝公主在冷清寂寞中去世,享年48岁。道光帝对这个小姑姑的遭遇备感哀伤,曾率领浩浩荡荡的队伍亲临墓前祭奠。可惜这种久违了的皇家排场与盛大场面,和孝公主却再也看不到了。
 
房山区阎村镇公主坟村
 
  北京的房山区多古迹,像周口店的猿人、琉璃河的商周遗址、云居寺的石经及塔群,都要追溯到很遥远很遥远的古代了。也许是流风遗韵所及吧,连这里一个小村庄的名字都要绵延六百多年。这个小村便是阎村镇所辖的公主坟村,明初的永安公主下葬于此地,村庄因而得名。永安公主坟曾经考古发掘,出土有明代石碑、方砖等,但未见墓志。
 
  如果亲自到这个公主坟村去看看,你就会发现这里确实好风水。村外岭岗绵延而来,岗丘环绕,中间是个小盆地,因而此地自古以来就有佳名曰“金水洼”。永安公主长眠于此,确可谓郁郁佳城。
 
  永安公主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女,在洪武年间,被皇爷爷朱元璋封为郡主。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下嫁袁容。袁容之父袁洪早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有开国之功,官至都督。袁容娶永安郡主后,为燕王府仪宾,后来“靖难之役”起,追随岳丈鞍前马后,为燕王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朱棣即位后,永安郡主晋封为永安公主,袁容便成了驸马都尉。后来论功行赏,再加封袁容为广平侯,俸禄为一千五百石,并予以铁券,允诺世代传承。成祖对这个有将才的大女婿极为倚重,每次外出巡幸,都命袁容掌留守事。
 
  但袁容此人小器易盈,恃宠骄纵。一次,都指挥款台乘马经过驸马府,没有下马,袁容大怒,几乎将他打死。成祖知道后,给儿子赵王高燧写了一封信道:“自大明立国以来,从未听说经过驸马府也要下马。晋朝的驸马王敦,纵恣暴横,最终自取灭亡。你拿这封信给袁容看,让他立即把殴打款台的人押送京师。”王敦是谋反而死的,可见成祖这封信措辞之严厉。袁容得书后,果然收敛了许多,但也从此失去君宠,终成祖之世,再没有受过重用。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永安公主病死,比父亲还早死七年。由于史料的匮乏,无法知晓她是否是郁郁而终,也无法知晓她的盛年早逝与丈夫的失宠有否必然的联系。唯一知道的是她对于丈夫、对于整个驸马府都太重要了,重要到她刚刚死去,丈夫的侯爵和俸禄都被剥夺了。可见什么功臣铁券,什么传之子孙,什么黄河如带、泰山如砺,都是那般地虚幻和脆弱,它远没有怀抱着金枝玉叶来得实惠和可靠。袁容在岳父严厉的目光下胆战心惊而卑微地活着,直到七年后岳父驾崩榆木川。
 
  紧接着那个当了二十余年皇太子的朱高炽即位了,可是这个薄命皇帝还没等暖热龙椅就匆匆死去,自然没有功夫去理会那个苟活着的妹夫。直到宣宗即位,看这个大姑夫委实可怜,才恢复了他的爵禄。不久袁容就去世了,以宽仁著称的宣宗又赠其沂国公,谥忠穆,并将其与永安公主合葬。
 
朝阳区静安庄公主坟
 
  在今朝阳区静安东里西南部,也就是现北京汽车修理公司五厂东部,原也有一座公主坟。在修京顺路以前尚残留部分室顶,如今墓已无存,但附近小巷至今有门牌称公主坟某某号。这个公主坟里所葬公主为雍正皇帝的养女和硕和惠公主。
 
  和硕和惠公主的生父是雍正皇帝的异母弟怡亲王允祥。允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人称十三爷的那位。在二月河的小说和电视剧《雍正皇帝》中,对此人有绘声绘色的描写。历史上的允祥虽不如已甚,但纵观康、雍之际的朝局,在“九王夺嫡”的血雨腥风中,允祥党于雍正,并立有大功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所以雍正即位后,立即封允祥为怡亲王,命他总理户部,掌握一国的经济命脉。之后又命他总理京畿水利,这又是工部的职责。雍正三年,又命允祥在其诸子中任选一人,封为郡王。雍正四年,又赐给他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榜,并发布一道上谕说:“怡亲王事朕,克殚忠诚,职掌有九,而公尔忘私,视国如家,朕深知王德,觉此八字无一毫过量之词。在朝诸臣,于‘忠勤慎明’尚多有之,若‘敬诚直廉’,则未能轻许。”可见允祥在雍正心目中是何等忠诚与劳苦功高。雍正七年六月,又命允祥办理西北两路军机,以沿边军事相委托。允祥在数年时间内,总揽户部、兵部和工部这三个要害部门的大部分职权,可谓位高权重,极得君宠。
 
  可惜允祥有福无寿,在雍正八年就一病而死,电视剧《雍正皇帝》中说他是累死的,也确有几分道理。雍正为之辍朝三日,并亲临祭奠,沉痛地说:“怡亲王薨逝,中心悲恸,饮食无味,寝卧不安。王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朕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雍正亲自为他素服一月,又特命将其名字中的“允”恢复为“胤”(乾隆以后又改回)。原来爱新觉罗氏中与雍正同一辈份者,其名字的第一字都为“胤”,在雍正即位后,除皇帝以外,所有皇子的“胤”字都因避讳而改为“允”。雍正在允祥死后特予追复,可见对这位精明干练而又鞠躬尽瘁的十三弟有着何等深厚的感情。雍正还将允祥配享太庙,谥曰“贤”,并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于谥号之上,备极哀荣。乾隆年间,又特命怡亲王一系的王爵世袭罔替,享受与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相同的待遇。后来咸丰驾崩时“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载垣便是袭爵怡亲王。
 
  和硕和惠公主是允祥的第四女,因为父亲的关系,在雍正初年便被特命于宫中抚养。雍正七年,16岁时受封为和硕和惠公主,下嫁蒙古喀尔喀部智勇亲王丹津多尔济之子多尔济塞布腾。公主下嫁的次年,父亲即病死。一年后,公主也香消玉陨,追随父亲而去。和惠公主死于18岁的花样年华,且计其成婚年月,尚不足二年,可谓红颜薄命之极。额驸多尔济塞布腾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在妻子病逝后的次年受封为智勇亲王世子,然而一年之后,就因其父冒功误军等罪被连坐削爵,两年后即郁郁而终,这时候和惠公主刚刚去世四年。
 
朝阳区大山子公主坟
 
  在今朝阳区中部偏北,有一处地名为“大山子”。“大山子”得名于清代王爷坟,墓主是车登巴咱儿及其子达尔玛亲王。达尔玛亲王的五世祖就是赫赫有名的蒙古喀尔喀部超勇亲王策棱(娶康熙第十女),而策棱的孙子拉旺多尔济又娶乾隆第七女固伦和静公主,两代尚主,历任要职,是清代有名的显赫世家。因王爷坟后堆有巨型土山,故而得名“大山子”。
 
  “大山子”本身就能牵涉到两位公主了,可是在大山子北里附近,原先还有一座小村就叫公主坟村,足见“大山子”注定与公主十分有缘。可惜在修建望京街时,公主坟村全村搬迁,村名现已不存,这才没有多少年的光景。此村因附近埋葬有乾隆皇帝的养女和硕和婉公主而得名。
 
  和硕和婉公主是和亲王弘昼的长女。弘昼是雍正第五子,乾隆皇帝弘历的异母弟,只比弘历晚出生一个时辰。弘昼出生后又由弘历的生母熹貴妃抚养成人,熹貴妃和他朝夕相处,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雍正十一年,弘昼受封和亲王;两年后,还曾和宝亲王弘历一同办理苗疆事务,和弘历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洽。乾隆即位后,弘昼还一度参与政务。顺便提一下,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是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乾隆继位后,熹貴妃成为皇太后,这位皇太后依然很偏向这个自己抚养大的孩子。如弘昼性情奢侈,乾隆便遵从母命,慷慨地将雍正当年潜邸雍王府的资产全部赐给他,所以和亲王在诸王中最称豪富。弘昼从小得熹貴妃娇养,“少骄抗”,此时得太后庇护,依然改不了这个毛病。据《清史稿》记载,弘昼有一次和乾隆一起在正大光明殿监试八旗子弟,天晚了,他请乾隆先去用膳,乾隆没有同意,于是弘昼有点恼怒地说:“皇上难道怕我徇私舞弊,贿买关节吗?”乾隆当时没有作声。直到第二天,弘昼才觉得大事不妙,找到乾隆叩头谢罪。乾隆说:“我要是昨天说一句话,你就粉身碎骨了。”
 
  弘昼还是有名的荒唐王爷。史载他“好言丧礼”,常说:“人没有百年不死的,有什么可忌讳的呢?”曾经亲手制订丧仪,坐在庭院里,让家人祭奠哀泣,而自己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以为笑乐。并且制作了许多明器,置于床侧。其实如果透过这些荒唐的表象,更深入地研究一下当时的形势,或许能看出和亲王的无奈和悲哀。雍正一生共有十个儿子,其中六个在八岁以前就夭折了,一个儿子过继给果亲王允礼为嗣,另一个儿子弘时在雍正五年就被削去宗籍。所以对乾隆的帝位构成实质性威胁的只有弘昼,更何况他和皇太后情同骨肉,所以必然在无形中受到乾隆的猜忌。《启功口述历史》中对乾隆猜忌弘昼有较多绘声绘色的描写,这些得自于家族传闻的说法尚待研究确认,但目前自然可以聊备一说。从上述他和乾隆的对答中似乎能嗅出那么一点点特殊的味道。所以说弘昼的荒唐也或许竟是他佯狂避世的明哲保身之举吧。
 
  好在有太后这把最大的保护伞,乾隆也不像乃父那样刻薄寡恩,弘昼得以善终。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弘昼病死,享年55岁,比那个无限钟爱他的养母还早死了12年。
 
  也许还是因为老太后的原因,弘昼的长女在乾隆即位之初就被抚养于宫中,被乾隆认为养女,封和硕和婉公主。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公主17岁,下嫁蒙古巴林部德勒克。额驸德勒克,博尔济吉特氏,是巴林郡王璘沁的长子。公主婚后十年病死,年仅27岁,比父亲还早死5年。
德勒克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袭封巴林辅国公,在内廷行走。乾隆四十八年晋封贝子,官至理藩院额外侍郎。乾隆五十九年病死,比公主晚死34年。德勒克无论是从官衔,还是从政治与军事上的作为来讲,都实在平平。或许是岳父备受猜忌,而公主又早死,从而使得自己并未受到重用的缘故所致吧。
 
公主陵、公主岭与和敬公主府
 
  前一段时间,北京带“坟”字的公交站名的去留问题曾引起热烈争议。北京公交总公司还为此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现在看来,似乎是不了了之。当时热议那会儿,有人认为这些地名极不吉利,强烈建议取消,当然更多的人则极力希望予以保留。记得当时有一种折衷意见似乎很流行,就是希望象“十三陵”那样把“公主坟”改成“公主陵”。其实如做如此改动,显然是极不合适的。
 
  在封建年代,由于遵奉着“事死如事生”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墓葬规格乃至于名称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陵”这个词便特指帝王或者诸侯的坟墓,而在绝大多数情况往往又被缩小为帝王坟墓的专称,以人臣而僭越者往往被视为无父无君,是诛九族的大罪。嘉庆公布的和珅二十大罪状中就有一款是:“蓟州填茔,居然设立享殿,开置隧道,附近居民有‘和陵’之称。”
 
  在清代,皇太子及皇子的坟墓正式的名称是“园寝”。顺治十五年,宠妃董鄂氏的儿子荣亲王夭折,治丧比亲王之礼还要加厚,下葬之地也仅叫黄花山园寝。又据《清史稿》“公主以下丧仪”节记载,固伦公主丧仪视亲王福晋,和硕公主视仪视世子福晋,那么其坟墓不能称为“陵”则是更为显而易见的。
但是帝制被推翻以后,在老百姓的口中,却涌现出不少“僭越”的“公主陵”。如我国吉林省有一个公主岭市,它的名字实际上就来源于“公主陵”。
 
  这个“公主陵”是乾隆皇帝的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的衣冠冢。和敬公主是乾隆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而富察氏是乾隆的为皇子时的嫡福晋,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被册封为皇后,以“恭俭”著称,乾隆对她很是敬重。乾隆十三年,随驾东巡,途经济南时病逝于龙舟之中。乾隆皇帝兼程返回京师,殡之于长春宫,自服缟素十二日。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的结发妻子,相依22年,情深似海。如今阴阳分离, 乾隆悲痛万分,曾御制一首《述悲赋》来追忆亡人,其中有句曰:
 
“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事之皆虚。
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
入淑房兮阒寂,披凤幄兮空垂。
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至为沉痛。17年后, 乾隆皇帝四下江南。路过济南时,绕城而去,不忍心再进入这个让他抱憾终身的伤心之地,并曾做七绝一首述怀:
 
济南四度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
 
  富察皇后生有二子二女,长子永琏在6岁时被乾隆秘密立为皇太子,并写好立储密旨,藏于“正大光明”匾内,不料永琏在9岁时就夭折。八年后富察皇后又生下次子永琮,结果这个儿子又在两岁那年出痘早夭,富察皇后所生的另一个女儿也夭折。所以乾隆把所有的爱意都集中在和敬公主身上。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和敬公主下嫁科尔沁蒙古达拉罕亲王罗十赞衮布之子色布腾巴尔珠尔,时年17岁。公主成婚后的次年,母亲富察皇后死。
 
  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博尔济吉特氏。他的祖父班第,是顺治皇帝的养女固伦端敏公主的额驸。蒙古博尔济吉特氏与清朝皇室世代联姻,所以和敬公主之嫁也是典型的满蒙联姻。色布腾巴勒珠尔9岁被召入宫,伴皇太子读书,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被封为科尔沁辅国公。娶公主后,于乾隆十七年承袭达拉汉亲王爵位。乾隆二十年因军功赐食双俸,增护卫一倍。但不久便因纵贼之罪被革除王爵,亲王由其兄色旺诺布承继。不过色布腾巴勒珠尔极有武略,在边境屡建奇功,所以又于乾隆二十三年再次晋封为亲王。乾隆三十七年,被委任为金川军务参赞大臣,但不久便又因罪被革职削爵,圈禁于家中。次年,乾隆皇帝出于爱才之心,又复其固伦额驸之职,仍授金川军务参赞大臣,再加领侍卫内大臣。乾隆四十年,色布腾巴勒珠尔死于军中,马革裹尸而还,乾隆皇帝下诏追还其亲王爵位。色布腾巴勒珠尔一生大起大落,单是亲王爵位就被授予三次,革除两次。
 
  和敬公主婚后一直居住于京师的公主府内。她也是居于京师而享受1000两俸银的第一位公主。但是相比较后来的和孝公主而言,她是嫁给了外藩,丈夫为朝廷立有军功,而且又是皇后之女,母亲早亡,这些与和孝公主单纯出于父亲溺爱而特赏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和敬公主的下嫁对于清廷笼络科尔沁蒙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丈夫死后的第17年,和敬公主病逝于北京,终年62岁,死后下葬于今北京东郊朝阳区东坝镇附近,乾隆皇帝亲自为公主和额驸题写了碑文。
 
  和敬公主死后,远在科尔沁蒙古的色布腾巴尔珠尔家族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将和敬公主的部分遗物葬于自己的领地内,建成了和敬公主的衣冠冢。墓地作为祭田,一直由色布腾巴尔珠尔家族派专人管理。直至20世纪初,祭田仍属其家族领地,色布腾巴尔珠尔的第七代孙固山贝子达赖,曾因祭田所有权被侵问题,上诉至奉天衙署,此事在史料中多有记载。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设怀德县,当时县境内的和敬公主衣冠冢附近仍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叫苇子沟。22年后,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在苇子沟设站,称为“三站”。三站设立后,附近和关内的居民纷纷移居此地,使该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城镇。后来,俄国人听说此地有和敬公主的衣冠冢,并且在礼崩乐坏的年代,被当地居民俗称为“公主陵”,于是附庸风雅,把三站改名为听起来名头更为响亮的“公主陵”。
 
  日俄战争后,日本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获取了中东铁路宽城子至旅顺口段的所有权。有点迷信的日本人认为把车站和城镇称为“陵”很不吉利,于是借用了“陵”字的谐音“岭”,将“公主陵”改称为“公主岭”。随着公主岭的发展及繁华,怀德县治所也于1931年迁至此地。此后又屡经变迁,至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地设立了公主岭市。
 
  北京的和敬公主府现在还在,它如今的门牌号是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张自忠路原名铁狮子胡同,是北京最古老和最繁华的胡同之一,明清两朝达官贵戚的甲第鳞次栉比,在中国近代史上更是名流云集。1947年3月13日,为纪念著名的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铁狮子胡同更名为张自忠路。1998年后,张自忠路被拓宽改造,现成为东西横贯北京旧城内城的平安大街的一部分。
 
  原公主府是王府建制,因公主后人的爵位是世袭递减的,公主的后人曾降为“贝子”,所以和敬公主府又曾称达贝子府。至光绪年间,袭爵的那苏图已降至辅国公了。公主府主人的爵位虽逐世递减,但有清一代,府邸的主体却基本未变,只是将标志性的脊兽由螭吻改成望兽,以区别于王邸。北洋政府时,气派的和敬公主府成了陆军部的机关大楼。为适应办公需要,才对公主府进行了一次大的改动。当时对后寝进行了扩建,后楼则作了一些改建,但尚未损及原来的建制布局。
 
  解放后,和敬公主府曾用作中央机关办公地点,也曾做过幼儿园。国计民生的讨论声和呀呀的儿语声都曾在这古老的公主府内回荡过,似乎也没人说过不协调。再后来,和敬公主府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但几次大修之后,似乎只有中路的几座厅堂还略略保持着原来的外观。
 
  如今再到和敬公主当年的香闺去看,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它已经变成了界限分明的两部分:后半部分是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招待所,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开放的和敬府宾馆,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生意颇为红火;而临街的前半部分则租给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营业部,每次从平安大街经过,望见“中信证券”的大匾,都会想起那句有点滑稽的广告词:
昔日和敬公主府,今日炒股好去处!

返 回
快速联系
上海市嘉定区浏翔公路1155号
(总机)021-69178388
(招聘)hr@boreas-cryogenics.com
(销售)sales@boreas-cryogenics.com
(咨询)inquiry@boreas-cryogenics.com
快速导览
 
搜索产品和服务
确定
我们仍然在不断的推出新产品
公众号 铂钺科技
沪ICP备2021010628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347号  上海铂钺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21 |